美国影片《雨人》把一个患有孤独症的白痴天才刻画得入木三分,由此“雨人”成为这类患者的代称
阅读提示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直到现在还未能确定病因的广泛而严重的发育性障碍,以男孩多见。发病多在3岁以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其中约3/4的患儿伴有智力发育落后。
典型病例4岁的昊昊健康漂亮,招人喜欢。但他却是一个特别的孩子,和谁都很难交流。他在幼儿园,始终融入不了集体,不和小朋友们玩,不和任何人说话。而且,他也不守规矩,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经常反复开关门或反复按电灯开关。老师们都觉得这孩子实在没法管,最后昊昊只能被退园了。后经专家检查,确诊昊昊患有“儿童孤独症”。
症状:很难交流
刘主任说,得了孤独症的孩子,外表上跟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但是,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约有50%的患儿终生没有语言,能力发展严重不平衡,不能上普通幼儿园、中小学,生活不能自理,终生需要辅助。很多人认为电影里面的“雨人”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每500个儿童里就可能有一个孤独症患者,按这个比例,孤独症患者在全国可达百万之多。
关键:早期治疗
孤独症起病于婴幼期,致残率很高,至今病因未明,因此也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至今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减轻患儿症状,保持其社会功能和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争取让他们能回归主流社会。
据刘主任介绍,治疗效果如何除了与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有关外,还与治疗是否及时、正确和是否坚持密不可分。人的心理发展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有些心理活动,错过了相应的年龄则以后很难发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特别重要。像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孤独症儿童,最好在3岁以前开始治疗,如能坚持,大多数语言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甚至可以回归社会,正常上学。如果到了6—7岁以后才开始治疗,则其语言恢复的可能性甚小,完全恢复正常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所以,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疑似孤独症的早期表现时,应尽早带孩子到儿童心理专业机构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目标:回归社会
当今国际上治疗孤独症的主要方法是特殊教育训练和行为矫正治疗。据文献报道,这是目前治疗孤独症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孤独症症状十分复杂,每个人表现也千差万别,因此须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综合化的特殊教育训练方案,并随时调整和修正。此外,对某些孤独症患儿,有时药物辅助治疗是必需的,可以改善睡眠、控制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但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
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中,刘主任强调做到“四心”,即对患儿有爱心,对治疗有信心,治疗中有耐心,坚持有恒心。从国内外治疗经验看,将一个完全无语言能力的患儿教到能开口叫“妈妈”,平均需要4—6个月,有的甚至要一年以上,且都是3岁以下的孩子。而社交能力的训练、刻板行为的矫正等需要的时间更长。但事实证明,经过早期治疗的患儿,可以上学,甚至上大学,自食其力,在某些专业领域取得成绩。刘主任的一个患者,接受了早期系统训练并坚持随访辅助,现在已经读初一了。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