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篇 循回辅导文集
第一章 卧虎藏龙
与一颗星子相遇
「小仁你好!」我堆着笑。
「林老师你好!」眼神望向讲台的小仁挥着手说。
这节下课,已是五年级的小仁,如往常般准时出现在教室后门。回应了我
的招呼后,旋即走向讲台打开棒棒卡盒1,而我放下手边的簿本走近他。
「嘿嘿!(大笑)你好棒喔!(竖起大拇指),恭喜你得一张棒棒卡
啊!」看他专心的玩着,时而放肆开怀大笑的模样,时而嘴里喃喃自语的神
情,此刻的我揣想着他的世界的样子,脑中的思绪却一下子跌入和小仁第一次
接触的那个夏天………。
与一颗星子相遇
开学日,二年级各班导师陆续将孩子带到我的教室,我则站在门口迎接他
们的到来。由于对新教室、新老师、新同学的陌生,大多数的孩子们显得十分
腼腆,一双双骨碌碌的眼睛不时的穿梭、搜寻……,一会儿,小仁被导师牵着
手来。上学期末,资源班黄老师曾带小仁来见过我,所以我一眼就认出他,笑
着:「小仁,你好,我是林老师」。小仁眼神边飘进教室里,边重复着我的话
语:「你好,我是林老师」,导师教小仁正确的回应后跟他再见,我便让小仁
在前座先坐下来。
担心「标签效应」的我,之前就已决定先不向这群九岁的孩子们提及小仁
的事。尤其,小仁并没有攻击他人的行为纪录,看起来白白净净的他,应该挺
讨人喜欢的。「先观察小仁和小朋友们的互动情形再说吧」,我在心底暗自盘
算着。
尔后两三天的下课时间,小仁多半是静静的坐在位子上,与从教室外传来
喧闹声的孩子们相比,就如同被朵朵浪花盖过的斑驳石头般,是隐没的,同时
也是突显的。有时,他也会像是忽地想起什么似的,一会儿就不见人影。几次
尾随,发现他总杵在游戏器材区旁,看着小朋友们爬上爬下你追我赶的玩,口
里却一径儿地念念有词,踩着自己的影子。
试说星语
这天下课,我正忙着准备下一堂上课用的教具,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孩子
的声音:「老师,刚刚我们玩红绿灯的时候,小仁推人!」「对!他根本就不
会玩,跟他讲又不听!」此时的我想起资源班黄老师曾经告知,对许多孩子来
说,玩红绿灯时的「救人」只要轻「拍」一下就好,但小仁往往抓不准力道,
在其它孩子看来,就成了「推」人了。设法安抚这几个孩子的情绪后,我向孩
子们简单地解释。慧明接着问:「老师,我跟小仁说话,他好像都听不懂
耶!」,「而且,他上课有时候会突然讲一些听不懂的话,怪怪的」小宏也跟
着附和起来。我摸摸他们的头,心想:「时机到了!」
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我倾听孩子们几天以来与小仁的互动经验,并分享
对他的观察与了解;接着,我尽可能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向他们说明小仁
在语言与学习上的障碍,并小心翼翼的避免使用到「自闭症」这样的字眼。小
朋友们看着此刻正自言自语的小仁,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其实,小仁一点儿
都不笨哦!他只是学说话学得比较慢而已,小朋友都是小仁的小老师,我们都
要好好教他,好不好?」「好!」孩子们精神地答着,似乎教小仁说话已成为
全体孩子的神圣使命。
窗外的阳光轻巧的溜进教室,我望着这二十七张孩子稚嫩的脸,觉得每一
个都像可爱的天使般。
星儿与他的守护天使们
在「玩红绿灯事件」之后,孩子们和小仁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益发亲
密。
下课钟响,几个孩子开始会拉着小仁:「小仁,玩红绿灯好不好?」或
「小仁,我们去小操场打篮球!」;体育课时,几个孩子会陪着小仁跑步;玩
躲避球时,捡到球就让小仁练习发球;上室内课时,小仁动作比较慢,坐在附
近的孩子会提醒他,或主动替他拿出课本来;小仁有时候会为了拿棒棒卡,而
在一节课内拼了命的要举手发言,其它孩子只要看到小仁举手,多半会舍弃可
能到手的棒棒卡,直提醒我:「老师,让小仁说!让小仁说!」;有时,小仁
一时兴起大声唱起广告歌2,我们也会停下来欣赏他的歌声或跟着哼唱起来,甚
至来段「点歌时间」;当然,一两次后,我开始教导孩子们要告诉小仁:「现
在是上课时间,要小声唱歌哦!」,几次之后,小朋友也都像大人似的提点小
仁要降低音量;当小朋友接收到小仁不明白什么,或情绪较不稳定等讯息的时
候,总有人会自动蹲在小仁的位子旁,为小仁说明、解释或安抚他的情绪。几
个嘴边经常是「小仁东小仁西」的孩子,在和小仁沟通出了问题时,会自动跑
来问我该怎么办。我通常会在课堂时间和全班一起讨论,并引导他们试着用简
短的话语试试,试过几次之后发现有效的孩子,还会很高兴的跑来跳着欢呼:
「老师,老师,成功了耶!」
一天中午,小仁才打开便当盖就生气地一直跺脚并且大叫:「不吃水饺、
不吃水饺嘛!」突如其来的举动把我和小朋友都搞胡涂了。我们试着猜小仁的
意思,频频没猜着,小仁仍哭个不停。只见几个孩子们七手八脚的给小仁擦眼
泪,有的还继续猜着,有的夹起水饺试图哄小仁:「乖,小仁,水饺很好吃
哦!」然后就张开嘴假装要咬下去的样子。眼见小仁无动于衷,这时景翔拿出
他的可口可乐,说:「小仁不哭,就给你喝一口」,小仁止住眼泪后,喝了一
口可乐,小杰和小薇向景翔使了个眼色就说:「小仁,吃两个水饺就可以喝一
口可乐」,没想到小仁一听,就一口气吞了两颗饺子,小朋友围着小仁,轻拍
着他的背要他慢慢吃,直到「伺候」他吃完十来颗水饺,喝完一整瓶可乐为
止。
我压根儿没想到水饺配可乐会不会拉肚子的问题。站在他们中间,看着他
们的举动言语,我感受到的是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努力帮着小仁吃完一整盒水饺
的心意。虽然我们没能问出小仁不吃水饺的原因3,但当孩子们像是完成了一项
「不可能的任务」,对我说:「老师,小仁好棒哦!都吃完了!」时,我早已
沉浸在孩子们自然流露的情感所交织而成的动容时刻,而久久不能自己。
星语‧馨情
大学念的不是特教科系,也从没带过自闭症儿童的我,在黄老师带小仁跟
我照面,决定接小仁为学生之后,我便利用暑假时间,着手阅读了几本特教书
籍,以期对自闭儿可能的行为与障碍有概略认识。近开学时刻,黄老师将小仁
在资源班的纪录给我,上头清楚载明着小仁的特质、行为与语言障碍及可供参
考的辅助策略。开学第二天起,我跟着学生到各科任教室,针对小仁的特殊情
形,一一向科任老师们简单报告,并请他们多费心,在小仁有任何状况时,随
时向我反应。
小仁很快地显现出他与生俱有的固执行为,就在开学后的第一堂计算机课。
计算机课结束,几个孩子牵着泪涟涟的小仁回教室说:「小仁吵着要开机,但陈
老师不给开计算机,所以小仁就一直哭」。事后,陈老师表示,他认为开学初最
重要的,是建立学生使用计算机教室的规矩与本学期课程的简单说明,他没想到
小仁会因为没开机而哭了将近一节课。我一方面试着向陈老师解释自己初步研
判的小仁的心理,一方面思索着,未来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时,我该如何因应的
问题。
为了增进小仁的语言能力,除鼓励孩子们多与小仁互动外,我经常会「找
机会」和小仁说话。
有天早上,小仁进教室坐定后就拿出三明治啃,我走到他身边问:「小
仁,你吃什么?」「吃三明治」他简短回答。「三明治里面有什么?」他答完
后,我重复他的答案,但几次故意出错,他一直想摀住我的嘴巴,表情似乎有
点儿不耐,频频摇手:「不对,不对嘛!」。我要他不要生气,并教他说:
「你说错了,是××才对」这个句型,几次练习后,小仁果真有所进步。
还有一回,因为社会科课程的需要,我要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制作高跷再带
来学校玩。下课时间,小朋友踩得不亦乐乎,小仁也和几个孩子一起踩得「ㄎ
ㄧ、ㄎㄧ、ㄎㄡ、ㄎㄡ」的。我上前去跟小仁借高跷踩,他答应后,我还故意
多踩了一分钟,看看小仁会有什么反应。他先是用手挡在我的前面,高分贝叫
着:「ㄟˋㄟˋㄟˋ」我提醒他:「要温柔的说哦,小仁」他接着说出:「林
老师,踩高跷还给我好吗?」没想到平日教他用「××,请把东西还给我好
吗?」的句型,这会儿,小仁居然将它派上用场了。对听惯小仁以鹦鹉式语言
发声的我来说,这句话倒颇具「一鸣惊人」的震撼规模。
虽说孩子们和我经常与小仁互动4,但即便小仁偶尔出现「惊人之语」,带
给我们的毕竟是昙花一现的喜悦,我必须坦白说,他的语言进步空间的确有
限。有一幕画面始终教我印记着不忘,也就是这一幕令我深刻警醒到:我必须
赶紧做些什么,来加快小仁和他人应对的脚步。
事情发生在这一天下课时间,一位老师气呼呼的跑来教室告状,说小仁故
意推她。没见着当下情景的我,直觉小仁绝不会故意推人。看看小仁,他瘪着
嘴,两颗眼珠子斜斜吊在眼眶边边,高举着握着拳头的右手,是他平日生气时
的典型模样。我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引他说个端倪,但瑟缩在我背后的他,一
个字儿也吐不出来,只是一径儿僵直着原来的动作。
由于老师表示小仁的力道很大,弄得他的背很不舒服,没想到他不说对不
起就算了,还翻白眼瞪人,所以她气得当场就打了小仁的屁股。在跟她沟通过
小仁的特殊状况后,我要小仁先向老师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下次会
小心」,小仁一句句重复着我的话,老师则悻悻然地离开。
接着,我找来小瑜和大伟问当时情形,两个孩子都说小仁边跑边看着后
面,才撞上那位老师的,因为老师很生气,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就跟着老师
进教室来了。我转过头去,告诉身后的小仁下次不可以在走廊上跑,他点点
头。然后,我又教他以后不小心撞到人,要先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
的」,当他慢慢地说出「对不起,我错了」的时候,我却难过得红了眼眶,眼
泪几乎掉下来。
从小仁撞伤人的这一天起,我开始意识到小仁不一定总能碰到了解他、或
能帮助他的人,我必须更积极教导小仁记得在怎样的情境下应有的适当应对。
为确定小仁确实已经学会撞到人时会主动道歉,我又和孩子们讨论这次事件,
并希望他们配合在下课时间,偶尔「故意假装」让小仁撞到了,然后协助我观
察小仁的反应。如果小仁能懂得实时道歉,就跟他说:「没关系,下次要小
心」;如果小仁不知道怎么响应,就得提醒、叮咛他正确的表达方式,请小仁
再说一遍。
一方面进行着如上的「虚拟实境」演练,一方面我试着将「每周一句」
(原则上,每一到二个礼拜教他一种情境句型。如:「下课时间,可以找小朋
友玩,说:『我们一起来玩×××好吗?』,或听不清楚别人的话时,说:
『对不起,请你再说一遍』」等)写在一本口袋大小的本子上,要他随身携
带,但小仁老是放抽屉里,不过,这并不打紧,有时候,我也会要他拿出来念
一念,增强某些情境与某句对话的连结;或者,当他碰上真实情境的时候,协
助他找出口袋笔记里的某一个句子加强练习,如:「我想做(什么),请你帮
我,好吗?」。当然,这本簿子上也提醒着小仁注意周围环境与班级规定等讯
息:如要主动交功课给组长;或看到黑板上有13 号(他的座号),要赶快交
作业给老师等。
除此之外,我还训练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开始总是
重复着:「小仁,看老师!」,见他的头转向别处,就只好掬着他的脸说话;
再不,见到他的眼神飘向他处,就说:「0 分」,直到回过头来盯着我看时才
说:「很好,小仁100 分」。不过试了好多次,发现这样的效果终究有限。倒
是妈妈想到要送他去打桌球,说是盯着小球看,比较能训练他学习专注。
有一阵子,小朋友们时兴一种「小仁亲谁」的热闹活动。原来以为只是孩
子们之间的纯真嘻闹,不知从何时起,这阵风竟然吹到我和实习老师身上。
「小仁,去亲林老师」,孩子们偶尔出出馊主意。而正在改簿子的我,有
时真会被这出其不意的「天外飞来一吻」给吓一跳。不过坦白说,也还真喜欢
小仁软溜溜的嘴儿在脸上轻轻「ㄅㄛ」的一声咧!但另一方面,也总有个「老
师」角色会跳出来,在一旁提醒我们:「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一个突如其来
的吻的,不可以让小仁想亲就亲」。
为了让小仁早日「社会化」,我和实习老师绝非「有求必应」,并开始要
求小仁必须征求我们的同意(说出:「林(陈)老师,我可以亲妳吗?」),
才可以献吻;或者,我们就干脆说不可以,小仁通常也会「识大体」的走开。
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实习老师在拒绝小仁后,小仁居然还锲而不舍地说:
「拜托啦!」把我们弄得哭笑不得。
有时,我也就随兴和小仁、其它孩子玩将起来了,这还包括考试时刻。
一次考前平时考,才发下测验卷不久,小仁就在位子上大叫:「不会
写!」走过去指导小仁后,我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上继续改其它簿本,小仁又喊
着:「不会写嘛!」就这样,我在小仁、办公桌之间来来回回四趟后,小仁仍
用那浑厚的声音叫唤我,这是第五回。「来啦!小仁」这时,换从座椅上起身
的我喃喃自语了:「小仁,你好像古代皇帝哦,皇帝一下令,我就得说『是,
遵旨』」,小朋友听了都噗嗤笑了出来。我还趁机教小朋友:「你们知道古代
人怎么称老师的吗?叫夫子」我走过去教小仁说:「以后要很有礼貌说:『老
师,我不会写,请教我好吗?』」让小仁练习照说了两遍,再度回去改作业。
过了五分钟,从小仁的位子传来一声:「我不会写,『夫子』请教我!」然后
伴随着一阵哈哈大笑,原来是小朋友们教小仁这样说的,我赶忙补上一句:
「是,臣马上到!」。不过,升上四年级以后,小仁已经很少提出这样的请
求,反倒是我仍习惯走过去看看他写得怎样。他偶尔会推开我轻轻说着:
「『夫子』回去,要自己写哦!」看来,小仁已学会要自己完成考卷了。
更待星光灿烂时
「当!当!当!当!」钟响了,我一下子回过神来。
「小仁,上课啰!这节什么课?」这已是习惯问句。
「数学课。」仍专心玩着棒棒卡的他回答着。
「那要赶快回教室哦,小仁」我催促他。
终于,他小心翼翼的整理好棒棒卡,盖上盒子后,对着我说:「再见了,
林老师再见。」由于小仁对班上的孩子们来说已算是常客,刚从游戏场回教室
的几个小女生对着他说:「小仁哥哥再见!」小仁到了门边道再见后,头也不
回地喊着「报告完毕!」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他,不就是笑声爽朗,总喜欢跟我Give me five的那一颗星星吗?
他,不就是同乐会上敲着铁琴,高兴地演奏着「圣诞铃声」的那一颗星星吗?
他,不就是老把自己想成大雄,常说起「我要当全班第一」的那一颗星星吗?
他,不就是「亲功」一流,总喜欢给人家一个「熊式拥抱」的那一颗星星吗?
他,不就是看到别人考卷考得好,就会竖起拇指,大声赞美:「你好棒哦!」
的那一颗星星吗?
是小仁,叫我们看见了纯真、善良;
是小仁,教我们学会了包容、接纳;
也是小仁,使我们置身于另一个不同的美丽世界中。
天边,这颗星子已然闪亮,翘首更待星光灿烂时。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