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此外,部分专业人士所使用的治疗或训练方法,例如感觉统合治疗1 (SensoryIntegration)、音乐治疗2(Music Therapy)、艺术治疗3 (Art Therapy)、游戏治疗4(Play Therapy)和Son–Rise Programme5 ,亦可供教师参考。
1 感觉统合治疗( 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 ) – 由于脑功能障碍引致感觉统合失调,无法将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及肌肉关节动觉等五种基本感觉系统所接收的刺激及信息整理分析,因此未能对周围环境作出合适的反应。感觉统合治疗的目的,在于提供并适当控制以上几种感觉刺激,让学生按照内在驱策力作出自然反应,藉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帮助自闭症学生提高专注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参与活动的兴趣。
2 音乐治疗( Music Therapy ) – 利用音乐达到治疗目的,重建及促进心理和生理健康。自闭症学生多对音乐有强烈的反应及兴趣。音乐治疗的目的,是协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培养想象力、加强参与和融入社会,亦可增加语言互动的机会,以及发展其它休闲技能和兴趣。主要的治疗工具是大鼓和铜钹,自闭症学生可即兴地自由敲打,以达到发泄、解放及自我表现的目的。
3 艺术治疗( Art Therapy ) – 即绘画治疗。目的是借助绘画这种自由创作活动,把压抑的感情和冲突呈现出来,使学生从绘画过程中得到纾解与满足,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4 游戏治疗( Play Therapy ) – 让缺乏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的自闭症学生从游戏中学习,用身体语言作为沟通媒介,表达内心的感受。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学习区分人我之别,并培养社交技巧和社会适应能力。游戏治疗的目的,就是藉游戏的特质,发挥儿童的自我治愈力,抒发内心的情结,使性格得以正常发展。
5 Son–Rise Programme – 在游戏室内进行的单对单密集形式的互动活动。这项活动要求教师本着「爱」、「信心」和「希望」等信念,完全接纳自闭症学生。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须全情投入,顾及他们的需要,并利用学生喜爱或感兴趣的事物来鼓励学习,帮助学生与人重建密切的互动关系,掌握建立学习所需的基础能力。
第五章自闭症学生的沟通技巧训练
自闭症学生的沟通障碍
5.1 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基本的沟通意图、说话内容及沟通技巧,以至明白对方的反应,当中涉及不同的技巧和能力。然而,自闭症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弱,往往无法跟上急变的沟通信息。他们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发展迟缓和障碍,部分学生甚至欠缺运用语言的能力。即使有说话能力,他们不是惯于鹦鹉学舌,只会重复他人的说话,就是发音不清,以致未能有效地表达自己。学生不单在语言理解方面有障碍,对面部表情、手势等非语言的理解亦有困难,故难以了解他人的意愿和感受。此外,大部分自闭症学生都缺乏主动与人沟通的动机。
5.2 对兼有弱智的自闭症学生来说,他们在沟通方面的困难更为明显。因此,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沟通技巧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须按学生的能力,协助他们发展一套有效的沟通方法,如运用语言、文字、手势或图卡等去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情,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意欲,并增强语言和非语言的理解能力。
训练目标
5.3 要使自闭症学生有效地与人沟通,教师须就提升沟通功能订定训练目标,其中包括:
(a) 语言运用技巧— 指如何运用语言达到一些基本的沟通目的,包括表达基本需要及与人互动,例如:要求、拒绝、打招呼、发问、提供数据、查询数据、分享等。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运用适当字词、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感情和意愿,恰当地表达高兴、不满、否定或拒绝,以改善他们使用不当的行为去表达自己的习惯。教师亦要训练学生怎样进一步用说话向对方要求更多的数据,以及如何寻求协助去应付不能自行处理的情况。
(b) 理解能力— 明白别人说话的意思或传递的信息,与懂得表达自己同样重
要。教师要提高学生对语言、非语言沟通的理解,例如要留意别人的表情、
语气和感情等,使他们明白别人的要求,遵从有关指示和了解别人说话的含
义。此外,教师亦要提高学生对环境提示的理解。
(c) 共同专注技巧— 指二人或多人留意同一事物时,保持投入和专注的能力。阅读、上课、小组游戏等活动,经常需要共同专注的技巧。例如:在阅读书本时,教师可向学生示范共同专注的方法,让他们模仿。
(d) 相关的社交技巧— 向学生讲解一些基本的社交规则和技巧,包括与对话者保持目光接触、轮流发言、留意别人的身体语言等,并强调有需要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与别人有效沟通。此外,教师要训练学生控制情绪,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别人不便与他们沟通,并教导他们须等待合适的时机表达自己的需要。
(e) 加强沟通效能的技巧— 要训练学生只传达足够的信息,不要喋喋不休,避免东拉西扯、自言自语或做出无谓的动作,以加强沟通效能。教师更要教导他们说话对题、意思清楚、简洁和有条理。如有需要,教师可设定一些限制,或主导谈话,引导学生环绕既定的主题交谈,以及教导学生利用手势及身体语言补充说话内容。
(f) 辅助沟通技巧— 为缺乏语言能力的学生建立另类的沟通方法,如使用图
卡、沟通簿、计算机及其它电子器材等去表达自己的思想、需要和选择,特别要学生学会表示拒绝或不满,以减低因沟通不善而引发的连串行为问题,从而消除旁人对他们的误解。
训练原则和方法
5.4 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进度不尽相同,各有其独特的训练需要,故教师须为学生编订个别的训练计划,帮助他们克服沟通的障碍。
5.5 因应自闭症学生的学习特性和障碍,教师可运用下列原则和方法去达到上述的训练
目标:
(a) 配合学生学习特性的方法
. 让学生运用他们擅长的学习模式去学习,如因应学生惯于透过视觉接收
信息,则可藉图像、脑图6(Mind Map)、概念图7(Concept Map)等刺激视
觉联想,把独立的概念连系起来;
. 善用视觉提示及视觉信息的停留特性,让学生重温资料,理解别人的信
息;
. 使用较具体的方法传达抽象的概念;
. 尽量使用简单的词汇、短句或浅白的文字与学生沟通,并采用他们懂得
的词汇;
. 教授的沟通技巧必须实用、切合学生的兴趣,以及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
日常活动有关,宜利用实际环境施教,让他们懂得归纳并能学以致用;
. 因应他们的认知能力及处理信息的困难,给予足够时间作出响应;
. 留意他们在理解及表达技巧方面的差异,他们或许懂得某些字词,但在
表达方面有困难,须借助符号、手势、动作、图画甚至对象;
. 不要纯粹因为学生有反应,就认为他们明白说话的内容。他们可能只是
对部分内容(并非全部)、声线、面部表情、环境等提示,甚或一些熟悉
的情况作出反应。在陌生的环境里,学生也许不能理解同样的字词;
. 提供适当的变化,例如运用不同情境来教学、加入不同词汇等,以提高
学生对不同环境、说话对象和对谈情况的应变能力。
(b) 提高沟通意欲的方法
. 善用学生的需要,例如利用学生喜爱的对象,喜欢做的动作等鼓励他们
主动与人沟通;
. 即使明白学生的需要,仍应尽量要求他们用语言或图卡去表达需求;
. 当发觉学生对某项活动有兴趣时,可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正在进行
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去模仿;
. 若学生能说简单的字词,或出现鹦鹉学舌的情况,教师可模仿他们说
话,但每次加添一些内容,以促进互相沟通;
. 要营造有助沟通的气氛,着重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的意识,不要过分留意
他们的文法是否正确,发音是否清晰。
(c) 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
. 说话音量适中,有需要时加强声线;
. 说话要清晰,速度应减慢;
. 强调关键词词;
. 在适当的时候稍作停顿;
. 把指示分成细小的步骤;
. 在有需要时重复指示,设计简单和恰当的角色示范;
. 利用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配合说话内容;
. 利用不同的提示和暗示技巧,包括视觉、听觉及触觉的提示,协助学生
理解信息。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