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文摘浏览 > 浏览文章

自闭症教战手册二十五

2008/12/8 13:01:13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第五章 自闭症患者药物治疗
长庚儿童医院儿童心智科
吴佑佑 医师
Leo Kanner 在1943 年提出幼儿自闭症这个诊断至今已有60 年的历史。目前美国精神医学诊断标准(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 al of MentalDisorder, 4th edition ,1994, DSM- IV)称为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本章均以PDD 称之),也就是幼儿自闭症(Infantile Autism)。对PDD的成因,从早期精神动力学、精神分析理论所主张的潜意识理论,到以行为分析为主的治疗方式论,以分析行为产生必有其前因后果,使一个行为会持续发生,后又有心因论及执行功能理论指出,PDD 的患者有相当程度的困难去了解或感受他人的想法,感觉或行为,特别是在与人互动、社交情境上。在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则指向脑体积的大小及神经细胞数的多寡,到目前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如功能性核磁共振的检查,及遗传学的研究,都将PDD 的成因指向是一多原因生物性疾病。目前的研究结果,不论直接或间接的,都相信PDD 是因为某些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或神经功能不彰所造成的。但这众多研究直至目前为止仍无法针对PDD 是否为某一是特定是脑部变化所造成的而作一定论,同时在目前亦没有单独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治疗PDD的核心症状。
自闭症患者及智障者之药物治疗之目的均是在减轻与PDD 同时合并的特定症状,如攻击行为、躁动不安、睡眠焦虑、忧郁、强迫性的动作以及思考等。完整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加强PDD 患者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学习成效。在个章节中,将介绍目前国内常用于PDD 个案的药物,它的目标行为评估及是否有副作用等。
PDD的药物治疗:在使用药物治疗前以下两点必须先考虑:
一、 使用药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缓精神症状,而这些症状可能是慢性的、长期性的问题,除药物治疗外,可否有其它方法处理或治疗这个问题,是否须加强行为治疗或设法改善生活上的困难等。
二、 治疗目标主要是以自闭症之合并症状,而非自闭症情感发展、语言表达及固执行为等主要症状,研究中指出,PDD 患者的一等亲家居中出现焦虑症、恐慌症、惧怕症、忧郁症等之比例较一般家庭多,且PDD患者因有语言表达困难,更易合并此类疾病之症状,药物治疗以处理这些疾病的症状为主。
较常见到与PDD合并出现的症状或诊断:
一、 意力缺失过动症:主要症状如注意力缺失、无法专注、易被外在事物分心、活动量大及冲动性高。在对PDD患者诊断时,须先排除个案是否因为学习上的困难、无法理解环境对他的要求等使他表现得像是专注力缺失,须小心做鉴别诊断。
二、 强迫性精神官能症:以重复性思考、冲动、强迫行为为主,与PDD 的固执行为很相似,有时不易做区分,强迫症患者其症状与患者本身意愿相违背,患者为此症状困扰着,而PDD的固执行为就患者本身而言或许是一种乐趣,如PDD患者喜欢火车时刻表,以收集时刻表,与别人讨论火车班次为乐。
三、 不自主抽动或土雷症:是一种重复性的肌肉抽动或发出声音。常以眨眼、做鬼脸、歪嘴、甩头等症状表现。部分PDD患者会做些自我刺激的动作,如甩手、瞇眼、做鬼脸等,须加以区别。
四、 广泛性焦虑症、恐慌症、特定惧怕症: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情境上会有过度不合理的担心害怕,除会特别去避免接触这些事物或情境外,还会出现些身体的症状,如心悸、发抖、肠蠕动加快、呼吸急快等自主神经功能抗进的症状。PDD患者出现此症状者比例较高。
五、 情感性精神疾病:如双极的躁郁症或忧郁症患者,情绪出现持续性的低落超过二周,对自己过去感兴趣的事不再想做也无法得到乐趣,活动力降低、失眠、胃口改变的忧郁期或过度亢奋活动力过高、飞跃性思考等躁症期,都须以药物治疗。
六、 精神分裂症:因神经传导质多巴胺(Dopamin)分泌失调所造成的,主要症状如幻觉、妄想等症状为主。在PDD患者出现此症状时一定要先排除是否因本身认知功能不足,对事情看法及想法上有困难理解。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自闭症教战手册二十五]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