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文摘浏览 > 浏览文章

倾听弦外之音

2008/12/8 12:56:25 来源:台湾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倾听弦外之音
这是一场惊异之旅,就像运行在轨道上的星球,尚未认知有所谓的黑洞或宇宙大爆炸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很难去想象:如果我们一旦脱离了轨道,又可以如何在失重的太空中落脚。聆听杨教授的演讲,是一场内心交战,必须要把许多自己心中的感性或疑虑抽离,才可以找到另一个空间喘息,找到那弦外之音。
首先,还是要回到我们如何看待孩子,其实,能够承认他们,是大自然力量造就的,有其应该的能力与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许多世俗上认可的成就,固然可以追求,然而若强逼孩子去达成,即使有机会和一般社会并驾其驱,却压制了他自然发展的力量,甚至被剥夺了快乐生活的权利,这样对孩子真的有帮助吗?当然,他们的障碍是我们常常挥之不去的痛,然而,这痛是来自社会的价值观所产生不成文的否定,值得我们视为铁律吗?值得我们为之烦恼吗?
每一个生命的形成与茁壮都是非常的不容易,因此,我们不仅接受也要期待他能以他的面貌与大家一起生活,因为这个生命就是要让社会添上不同的色彩,让每个人有更深的醒悟。
每次,听到杨教授提到有关「生命自有他复原的力量」是最让人感动的,因为回想到几个自己认识了好几年的孩子,即使当时家长教他们的过程多么艰辛,然而现在都有或多或少的收成,甚至曾经的莽撞也变得稳重。我想,我们是环境的创造者、机会的给予者,我们若承认孩子们的障碍也是另一种应可被接受的价值,那么我们同样也要去接受他进步的速度与过程的艰难。既然接受了,那么就不值得我们再为此神伤。因为,紧接着还是有许多重要的事等着我们。
「爱之深,责之切」就是因为他是父母们心中的宝贝,所以才会有期望,也才会有失望。然而负面情绪的产生,就是亲子关系与孩子学习的致命伤。正如杨教授的另一句话:「生命是调和的;你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会互相争执,而是会互相配合地完成一个动作」我脑中想着这样的画面可以出现在一个家,或一个社会…
也许我们暂时沉淀自己到真空,我们会在下一刻有更多的能量去面对孩子。
0% (0)
0% (10)

下一篇: 综合快讯 上一篇: 妈妈,您辛苦了!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倾听弦外之音]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