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主题“感统失调”没有那么大而全!

2005/4/3 9:51:17 来源:海上濒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感统失调有那么大而全吗?

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家长们都言之凿凿:“你们那里可以治疗感统失调吗?我绝对认为我的孩子是感统失调!都是专业的医院判断的。”有一段时间,我们经常收到这样的电话,来询问的家长都非常肯定自己孩子确实是感统失调。
虽然自己的专业是心理学和教育学,但是确实对于感统失调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因为家长问得多了,于是开始翻查国内外最新的资料,并且和相关的教授联系。
于是,我发现了很多家长对于感统的理解过于片面,并且非常武断。
我查阅了国内的资料,似乎家长们担心孩子们出现的问题都和“感统失调”的显像是一致的。从上课不专心、兴奋好动、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表达能力差、阅读能力差、自我欲望强、丢三忘四到消极退缩、偏食暴饮、缺乏好奇心、自卑不自信、方向感失调、近视、动作不协调 等等,数不胜数。基本上从生理、学习习惯到心理发展、能力都涵盖其中。
难怪家长们都这么肯定自己的孩子都是属于感动失调。
我不能否认部分孩子的反应的确属于感统失调的表现。但是我们怎么能够就如此简单的把孩子们身上的这些现象都简单涵盖于“感统失调”呢? 我实在是不明白。
举例来说,10个孩子都不自信,但是其中构成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有些是因为环境不宽容,有些是因为家长老师的问题,有些是属于因为感统失调所引发的行为问题。但是我们做的应该是分析清楚原因之后,再进行归类,而不能非常简单的把所有此类的表现形式都归为“感统失调”!
因为错误的判断孩子表现后面的原因,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构成原因没有得到解决,丧失了改掉的最好机会。而很多家长因为查到这样的资料,可能是“病急乱投医”,所以就把孩子带到了医院,这样不仅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让自己的心理也出现极大的波动。
从另外一个角度,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会出现感统失调中提到的相关问题。只要我们进行相关的训练和调试就可以加以改变。所以,家长在看到自己孩子身上需要提高的地方时候,就特别急于找到一个答案,而这样广泛的答案正好满足了家长需要“结果”的需求,于是,这个帽子就是给孩子们戴上了。其实,又是一个满足家长要求的例子。
我强烈提出,父母在对待孩子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时,不要这么急于下结论,也不要抓着什么帽子就给孩子们戴上,你们可要想清楚,一旦戴上之后,想拿就很难。就算拿了下来,但是孩子心理上的那顶帽子可就难了。
对于感统方面配合的不是非常好的孩子,家长可以设计一些利用手、脑合一的游戏来提高协调性。这样不仅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而且还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快乐和自信。
以下是上濒提供的原创游戏方案,家长可以在其中选而用之,增添在假期中的爱意。
1.参加者:家长和孩子,训练名称:找东西
由家长首先扮演说话的角色,通过自己的指令让孩子去找到家长描述的东西,例如:“洗手间,镜子前从左边数的第三个杯子。”。
“请把放在书柜里的第三本书给我”。
随着游戏的进行,家长增加难度,比如说,多用描述性语言,各种颜色,质量的东西加入。
然后,是孩子是指挥者,让家长完成找东西的内容。
我们在第一次的时候,可以用5个物品作出比赛。谁找到的多,和快,谁就取胜。
(家长可以自己故意输掉一些,但是不要在最后,应该让自己在第三个或者第四个的时候找不到他所描述的东西)
2.空间描述(1)
参加者:家长和孩子
内容和上面的一样,不过这次,我们要求蒙上描述者的眼睛,他要靠自己的想象来完成。
3.空间描述(2)
参加者:家长和孩子
蒙上孩子的眼睛,假设你们来到你们家经常去的超市。由妈妈告诉孩子:“今天,我想买巧克力/冰淇淋,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去买?“
孩子要首先,说我们来到超市,进入超市,在什么位置,我们应该是向前,向后,向左??等,最后,他要说出,我们要去收款处交款。
总之,他要把自己放在这个情境里,做出最好的描述。

整个三个部分,可以循序渐进,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方位感的描述以及做事情的有条理的顺序。
家长在游戏的过程中,要保持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奖品,或者是输的人做“俯卧撑”等体力上的惩罚会让孩子更加喜欢。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主题“感统失调”没有那么大而全!]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