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自闭症论文 > 浏览文章

和父母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走出孤独最重要的一步

2009/8/5 8:59:3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易春丽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能够融入社会作为最优先的指标,这确实有道理。但是在操作的时候逼迫孩子进入人群未必有意义。如果孩子和父母都不能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他们是没有兴趣去探索外界的事物的。我一直很强调的是孩子的动机和兴趣,而动机和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安全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我的心目中自闭孩子的家长是特别伟大的,我也接触自闭的家长,理解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但是有时我们担心孩子不能成长且逼迫孩子成长时,很可能进一步把孩子推入到他自己的世界,因为在父母身上他们无法找到安全的感觉,事实上,孩子可能多半会体验到的是孤独和父母对他们的不满意(虽然父母觉得自己没有这样表达,但是,传递的潜在信念是这样的),孩子可能感到的是不断地被评判,而不是被保护。父母可以解释他们是在保护孩子,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可能孩子理解的并不是这样的,孩子从父母的非语言行为中读出的才是最真实的。孩子可能认为父母是坏人,总让他们做不爱做的事情。这样形成的人际基础是有问题的。

家有一子提出的问题就很有意思“想请教老师和大家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我们想办法让别的孩子接近他,陪他玩,但是他就是不理睬,只是自己玩,而且总能玩的十分高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谁有好的训练方法和方式让我们学习借鉴!十分感谢!

我觉得这种情况很正常,孩子和父母是先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如果和父母都没有培养出相应的社交技巧,那期待孩子和别的小孩子交往是不切实际的。

而且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最开始是独自的游戏,之后是平行游戏,然后才是互动的游戏,能够互动游戏的正常孩子的年龄也要45岁。给孩子提供一个同龄的玩伴是好的,但是不要逼迫孩子,也许他偶尔会模仿一下另一个正常的小孩就已经很好。家长有时因为孩子有问题,可能对一些相对正常的现象也会相当焦虑。并不是我们督促和训练了孩子,孩子就会成长。

下面这篇文章有点长,慢慢读

易春丽

宝宝出生后,父母会守在宝宝的附近,一旦宝宝有什么需要,父母就会迅速来到宝宝的身边,给予必要的关照。所谓依恋是指宝宝与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早期的爱的关系。依恋在宝宝成长的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信任的建立,自身能力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形成。

依恋关系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宝宝出生到一、两个月,他们会对任何人作出反应;第二个阶段,从宝宝两个月到七个月,宝宝更偏爱他们熟悉的人,但父母离开时,他们不会抗议,他们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安慰;第三个阶段,从七个月开始,持续到两岁或两岁半,这期间依恋是最强的,父母的离开会给宝宝造成非常大的烦恼;最后,也就是第四阶段,孩子开始理解父母的情感和动机,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伙伴关系,虽然这个时期依恋关系仍然很强,但宝宝对父母离开不会再那么害怕了。

宝宝对特定的人产生的依恋最早出现在出生后6个月,大多数宝宝在8个月时就建立了他们的基本的依恋关系。此时,他们认识到同样的人会以相同的可以预测的方式对他们的需求作出反应。

依恋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依恋具有生物学作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婴儿与父母的相互作用的模式确保了婴儿的生存。某些特定的刺激(人的面孔、人的声音、陌生的物体)可以引发婴儿的特定的行为(微笑、警惕地环视四周、哭泣)。婴儿的行为进而会使成人产生互补的行为,例如婴儿的微笑可以让成人回馈以微笑,深深地吸引了成人的注意力。

与这种具有保护性功能的生物学作用同样重要的是,依恋以其特有的方式帮助宝宝拥有了基本的认知方面的技巧。儿童行为与环境是协调运作的,它们组成了四种行为系统(其中包括依恋行为系统),通过检视这些互补的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依恋的作用。

1)依恋行为系统,促使依恋关系的形成。(2)恐惧警惕系统,帮助宝宝回避那些会危及生命的人、物或环境。这个系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宝宝对陌生人的警惕。(3)参与行为系统,一旦对陌生人的恐惧被克服后,宝宝就会有勇气与家庭以外的人进行交流和接触。这个系统促使宝宝的社会方面的发展。对于宝宝进入人类这个社会性群体是极为必要的。(4)探索行为系统,可以使宝宝去探索周围环境。如果成长中的宝宝想获得生存竞争能力,探索环境是必要的步骤。

对于宝宝来说,存在着一个值得信任并且可靠的依恋对象可以给宝宝提供情感方面的安全,可以使参与系统和探索系统有效运作。如果依恋对象失去了或不可靠,宝宝就会启动恐惧警惕系统,忐忑不安的宝宝将拒绝了解新的人、新的地方,这样很难使宝宝发展出胜任自如的感觉。

宝宝与父母(主要是与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有那些类型呢?这些依恋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摇摆不定型,后两型均为不安全型。当妈妈离开后,具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宝宝当妈妈回来时会主动找妈妈,与妈妈的接触可以迅速平复因妈妈离开产生的焦虑不安;而回避型的宝宝在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妈妈接触;摇摆不定型的宝宝选择的行为方式或是寻找与妈妈接触,或是回避妈妈,他们的选择总是变换不定。

与宝宝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妈妈,当宝宝啼哭、微笑或发出其它信号时,她们总是高度敏感地作出回应。这类母亲对宝宝充满柔情、全心接纳,帮助宝宝但不干涉宝宝努力进行探索的行动。回避型宝宝的妈妈对宝宝的信号相对不敏感,避免和宝宝身体上的接触,几乎不表达关爱。摇摆不定型的宝宝的母亲在照顾宝宝时显得很笨拙,她们所作的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宝宝的生存需要。妈妈所提供的刺激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何种依恋关系的建立,回避型宝宝与妈妈的接触数量是最多的,而摇摆不定型的宝宝与妈妈接触得最少。专家认为过多的刺激会导致回避,刺激不足会导致摇摆不定的反应,而适度的刺激才会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当然不是父母这方面就可以单独决定何种依恋的形成,宝宝的一些特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宝宝的性别、活动水平、可爱程度、反应机敏程度、警觉水平、对疾病的敏感度、对刺激的分辨能力、以及其是否具有规律的可预测的行为,这些都影响着看护者对宝宝的反应。

信任的建立

在这三种依恋关系中,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对宝宝的身心存在起到了积极和健康的作用,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家庭这个小圈子。当宝宝了解到父母是可靠的以及父母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他们就会形成最基本的信任。当信任延伸到其他人身上时,这种信任决定了宝宝未来与其他人交往的质量。著名心理学家Erikson认为信任的建立是儿童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儿童产生耐受沮丧的能力,能够延后享乐。所谓延后享乐就是说个体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求立即获得满足,宁肯牺牲眼前享受,持续忍耐,以期未来获得更大享受的心理历程,这是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有安全性依恋的温情可以使父母成为对宝宝更有影响的榜样,他们的赞许可以成为更有力的强化剂,能够增加使家庭中的经历按父母的期望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个人能力的获得

当宝宝的技能和感觉不断开发出来后,他们发现可以从行动、探索中以及了解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满足。虽然宝宝在父母离开时会感到很难受,但当他们主动选择离开依恋对象去探索时,在他们身上看不出一点难过的迹象。一旦宝宝学会走路,他们就开始自己去探险,有的时候先来找妈妈,拉着妈妈,或者直接一个人走向另一个方向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早期的探索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大胆。这一切都是被期望变得有能力这种动机所驱动的。新奇、复杂、变化这类新鲜有趣的刺激将宝宝从舒适且熟悉的依恋对象身边吸引过去,但刚刚获得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依恋的终结。在个体的一生之中,探索新经验、拓展个体能力的愿望和与所熟悉、所爱的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的愿望,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依恋关系中获得安全赶的孩子对于探索和发展出独立自我等方面也感到安全。通过探索,宝宝可以从外界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反过来会把这些收获运用于与他们熟悉的慈爱的人的交往上。

人格的形成

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宝宝面对问题时,不仅有热情,也有毅力。当他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他们很少乱发脾气,更可能从他们的父母那里获得帮助。这样的宝宝长大后,他们更可能成为领导者,主持游戏活动,成为他人愿意结交的伙伴,对其他人的痛苦有同情心。他们有更强的自我决定能力,对新事物表现出更大的好奇心,更喜欢学习新技能,追求他们的目标时更有魄力,不会轻言放弃。这并不是说早期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的发展过程产生不可逆转的决定作用,或许个体可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其它方式修复当初由于缺乏安全的依恋关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一定不斐。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每个父母都有一大堆的资料,不是关于教孩子学这个,就是教孩子学那个。似乎我们更关注孩子具体学到了些什么,但我们却不知道当父母与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后,孩子获得的是学习的能力和动力,他们会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而不是被动地由成人灌输给他们东西。

 

0% (0)
0% (10)

Tags:

下一篇: 浅谈解决家长问题的重要性和标准 上一篇: 如何提升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理解能力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