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文摘浏览 > 浏览文章

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二十四

2008/12/8 13:01:31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附录九
〈参考3.15〉
建议购置的家具、设备及教材
1. 小型磁性白板
2. 神奇画板及配件
3. 教育性玩具,如八音盒、认字玩具、数字玩具、训练肌能的玩具及
相关的教材套
4. 录音机
5. 耳筒
6. 有锁的储物柜
7. 储物手推车
8. 定时器
9. 文具,如活页夹、胶盘、录音带、公文套及卡纸等
附录十
〈参考4.6(a)〉
为幼龄或情况较严重的自闭症学生而设的基本训练课程
(甲) 学前训练
一. 安坐:
  能与成年人一起安坐(至少10分钟);
  在成年人监管下,独自安坐及把玩对象;
  能与五、六名小童坐在一起,至少15分钟;
  能于转换学习活动时安坐等候;
  能静候一段短时间,由1秒、5秒、10秒逐步递增至约30秒,然后进行一
些动作。
二. 目光接触:
  注视某一件物件至少3至4秒;
  与他人视觉接触至少1至2秒。
三. 集中目光和注意力,专心工作:
  能安坐专心玩玩具至少15分钟;
  能注视一件对象或指出声音的来源。
四. 跟从简单指示:
  能跟从指示进行一个动作。例如:「过来」、「给我」、「坐下」、「抓紧」、「往
椅子坐下」、「往厕所去」等;
  看见一些标志、手势。例如:「出路」、「拜拜」等能作出适当反应。
五. 接受奖励:
  对奖励如食物或奖品表示欢迎;
  能在奖励下进行一项活动。
六. 恰当地玩玩具:
  能抱紧及拿着玩具或柔软的东西把玩;
  在成人指导下能适当地玩玩具(如串珠子、砌积木、钉板);
  模拟游戏(例如能用洋娃娃、玩具车、餐具等玩模拟游戏)。
七. 适应环境的转变:
  面对新环境、陌生人和新事物时不会哭、大叫或烦燥不安;
  转换活动时,能静静收拾东西,准备下一课的活动;
  减少固执的行为表现。
八. 减低过渡活跃情况:
  听到呼喝,能立刻停止危险动作;
  减少攻击和自虐的行为;
  减轻过分活跃程度。
九. 稳定情绪:
  在提示或劝诫下,停止无故哭笑;
  接受训导后,改善无故哭笑问题;
  见到发声、发光或正在转动的对象,能保持安静。
十. 接受他人,能与人共处:
  减少对人冷漠、惧怕、畏缩的态度和行为;
  愿意与他人共处及接触,不会尖叫;
  能了解他人的感受,予以同情。
十一. 对一般事物感兴趣:
  减少对某些对象的偏好,对新事物感兴趣;
  主动参与游戏,不沉迷于自娱的动作,如把身体前后摆动,摇动手指等。
十二. 身体的协调:
  能感觉到身体各个部分。例如:用毛巾揩擦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
  能保持平衡。例如:正常地走路,即双脚踏地,一步一步地走,而不是
用足尖走路;
  能适当地使用手腕、手指完成工作;
  能模仿他人,从而学习新动作;
  对身体各部位有所认识;
  能依指示指出身体的上、下、前、后、左、右方的事物;
  能模仿及完成肌能协调动作。例如:在旧车胎上向前行、后退,在地垫
上滚动、爬行、荡秋千、过木板桥、越过障碍物等。
十三. 表达自己的意愿:
  用手势或发声示意:「我要」、「不要」、「给我」等简单意愿;
  能用单字或复词表达个人需要:「要饼」、「饮水」、「去厕所」。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二十四]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