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康复 > 疗育指南 > 浏览文章

自闭症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基本条件初探

2008/11/4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现在我们都知道自闭症儿童的主要障碍是人际交往质的障碍、语言质的障碍及刻板、无意义的游戏,自1997年开始研究、治疗干预自闭症以来,到目前为止,经我们直接干预或指导干预后能在普通小校或幼儿园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近20人,现将这20人入普通小学或普通幼儿园时的资料作一分析,希望能为家长或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 关于社会交往和沟通

1. 环境适应能力。孤独症儿童在进入主流社会之前,首先要具备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外部环境(这里主要指教舍、设施、周遭物体等)和人际(主要指教员和同伴)适应能力。有的孩子虽然有较好的认知能力,但对新的环境拒绝接受或接受太慢,常显得异常焦虑或恐惧;有的孩子对新的人不易接受,特别粘家人或选择某一个教员;所有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孩子回归主流。在上述20人中,该项能力基本达到环境的需求,有接触环境的愿望或经提示、鼓励后有接触环境的愿望,并具备物品、地点、事件的记忆能力。

2. 情绪稳定。指孩子在社交场合能基本控制自己的情感,或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知道向某人请求帮助。

3. 兴趣的广度。包括对人和对物的兴趣。能对环境中所呈现的物品(包括基本学习用品)感兴趣;能对指导老师感兴趣,这里主要指其有意注意能随环境的需求而转移或经旁人的提示能随环境的需求而转移;能对同伴的活动感兴趣。

关于认知和学习技能

1. 语言

1.1 感知觉能力。要求异常的感觉模式基本消失(听觉、视觉)或存在少部分轻度异常(味觉、嗅觉)。要具备最基本的视觉敏锐、视觉追视、视觉辨别能力和最基本的听觉        敏锐、听觉辨别能力。

1.2 理解能力。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名称词、动词,理解常用的短语或指令。

1.3 表达能力。用口语或肢体语言表达日常需要,或对常用的名称词、动词、短语或指令作出应答

2 大运动。孤独症儿童虽然基本运动能力表现无明显困难,但其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技巧尚存在明显不足,比如,走、跑、跳的姿势状态、上下协调性问题;吃饭时的手、眼、口的协调配合性问题,等等,在回归主流之前,必须给予适当的调整,以免因此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孩子在主流环境中的适应。

3 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要求孩子要有基本的手部运动能力,如手腕的内收、外展,外加旋转更佳;手掌、手指的抓握能力;能使用最基本的生活、学习工具。

4 模仿。 孤独症儿童的模仿能力需特别强调,是因为孤独症儿童通常没有主动的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在回归主流的早期,其认知水平不一定要求太高,但主动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必须具备,因为在儿童的早期发育中,模仿是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区别对待,积极鼓励

上述第一、二条是孤独症儿童回归主流社会的最基本条件,只要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就可以放手给孩子一个锻练的机会,不要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脚,甚至为了自己的情面让孩子丧失了应有的机会。

当然,对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对第二条的要求是有区别的,这要参照同年龄普通儿童的心理发育标准,最起码其发育商要达到80左右;如果第一条包括的环节改善明显或具备相当能力,其发育商在70左右的孩子经辅导是可以适应要求的;如果发育商只有60左右,但孩子年龄小,同时具备第一条条件,也完全可以放在主流机构(有爱心、了解并懂得如何帮助孩子的机构),但必须定期、定时、持续的接受特殊机构的系统训练。实际案例也提示我们,往往是某些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由于某种超常的技能给其周围的人某种错觉,使家长忽视或因某种原因回避孩子的不足或问题,以至耽误了孩子的综合发展,或者说,这些孩子经过特殊强化训练后其潜能可以发挥得更好。

  走出误区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家长中有几个误区,为了更好地帮助您的孩子、让其更快的接近主流社会,有必要强调,引以注意。

1 我们说孤独症干预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她们回归主流社会,我们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她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给他们/她们回归主流社会的机会。但我们也会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部分家长由于某种原因不切实际的将孩子强留在普通机构,结果是孩子什么也没学到,异常行为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失去了训练的最佳时机。

2 与此相反,部分家长低估了孩子的实力,过分保护孩子,惟恐孩子受到伤害,处处设防,处处包办,让孩子失去了锻炼和回归主流的权利和机会,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3 我们帮助或干预自闭症儿童,尤其是早期干预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引导、帮助他们/她们更多的接触、认识、理解、熔入我们的世界,帮助他们/她们认识并建立正常的交往规则。虽然认知能力是孩子回归主流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要有针对性、阶段性,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干预就是要教孩子识字、说话(指那种毫无情趣的说教)、及其他学科性的东西,而忽视了孩子的现状、兴趣和感受,忽视了基础能力的训练及常规行为的培养,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反而纵容或建立了孩子的异常行为。我们认为干预的目的,是开发孩子的基础能力,培养孩子的学习技能和技巧,有了上述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学科性的知识。

4. 家长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攀比。自闭症儿童表现各有千秋,每个孩子发展的优势、弱势各不相同,与其自生发育紧密相关,只要您的孩子不断的在进步就有希望。您的摇摆或举棋不定耽误的是您自己孩子的时间。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自闭症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基本条件初探]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