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康复教育 > 浏览文章

等待

2006/11/10 14:32:37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等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能力,人,只要生活,就会碰到许多需要等待的机会。但是在目前的家庭结构中,很多父母生下一个孩子以后,即不再生育,而父母通常都是以孩子的需求为第一。因此,对于孩子的要求则予以马上满足,孩子在家庭中,父母很少提供孩子等待的练习。当孩子进入学校的领域,「等待」则又是每一个孩子必备的技能。对于特殊班的孩子也一样,无论是和同侪的相处、和老师的互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有许多时候,则必须让孩子在实际的情境下学习等待的能力。

「玩具」是孩子的最爱,可是,一般家庭中,可能父母们基于疼爱子女的心态,也提供了许多玩具,但是,却极少思考玩玩具的过程中能帮助孩子建立哪些能力。班上虽然有很多的玩具,但是,大部分的玩具,老师都只准备一个,也就是说,每次都只能有一个孩子使用这个玩具。当另一个孩子也想玩相同的玩具时,他除了必须利用沟通的技巧向对方要求将玩具让出外,再则即是「等待」对方玩好了,才可以「轮到我玩」,孩子没有经过等待的练习,则认为「要什么,给什么」是理所当然的,独享玩具也是应该的,这样的认知和习惯,其实因为家庭环境中生育子女较少、父母心疼孩子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可是,孩子没有透过与同侪的互动,即无法了解人我的关系,也无法顺利的适应团体的生活。

哪些时候可以训练孩子的等待能力呢?可以由谁来训练?

每天一早,孩子陆续的来到学校,小华虽然没有具体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透过肢体动作均能表现出有效的沟通技巧,老师很清楚的可以知道小华发出的声音代表哪些意义。小华最常出现的语言即是「ㄅㄞ— ㄅㄞ……..」,无论是「抱抱」、「再见」、「爸爸」都是以「ㄅㄞ—ㄅㄞ……..」的音来取代,老师如何分辨小华出现该音时,所代表的指令意义,还是要透过「情境」来辨别,不同情境的「ㄅㄞ—ㄅㄞ……..」代表不同的意义,当老师问小华:「要抱抱是不是?」小华会伸出手,并狠很的点一下头,老师则能了解小华这时候的「ㄅㄞ—ㄅㄞ……..」就是要老师抱抱。一旁的伦伦也脱口说出「我也要!」老师则先抱一下小华,并以口语告诉伦伦:「等!先抱小华,小华抱好再抱你。」连一个「抱」的动作,我们都可以训练孩子的等待能力。

举办校外教学,我们一排的人站在公车站牌旁边等公交车,公交车还没来的时候,大家手牵着手,老师也站在一起并以口语说出「等!」我们大家一起「等公交车。」当公交车来了,孩子一个一个上车时,老师仍在一旁提醒:「等!慢慢上车。」到达目的地时,下车的时候,老师再一次提醒孩子:「等!慢慢下车。」孩子自自然然透过实际的经验能理解「等」的意义,也再日常生活中培养等待的能力。

下了车,我们要准备过马路,路上的红灯亮了,老师指着红灯对孩子说:「红灯亮了,不可以过去,我们要等一等。」于是,在马路上,「过红绿灯」的经验,也让孩子学习到不同的「等待」能力。

在学校每天的点心时间,老师发点心时,孩子坐在座位上,老师发给小华时,小伦也急着伸手说:「老师,我也要吃。」老师立即响应:「好,请你等一下。」当孩子等待点心端到面前时,老师同时要求小伦以口语跟老师说:「谢谢!」孩子除了学会「等待」,也练习当一个有礼貌的小孩。

天气凉爽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到校园散步,小真和小伦因为行动不便,且必须穿矫正鞋,在出门时的准备则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当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只剩下小真和小伦,老师则适时的提醒孩子们:「等喔!我们要等小真,还有小伦哟,等他们穿好鞋子我们才可以去散步。」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境,孩子自然的学会如何与同侪相处,也能接受每一个同伴。

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需要等待,「等公交车」、「等着上车」、「等着下车」、「等着过马路」、「等着吃点心」、「等着玩玩具」,都是和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当父母急于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他不需要沟通,时间一到自然有东西吃、玩具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所有的需求都为孩子做好了准备,什么时候,孩子才知道要「等」,「等多久」、「等谁」?

0% (0)
0% (10)

Tags:等待

下一篇: 我牵着你的手 上一篇: 给单亲妈妈的掌声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等待]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