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家长 > 育儿随笔 > 浏览文章

让孩子走出孤独

2004/8/31 0:29:05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孤独,一个潜在的杀手,已经悄悄地向中国的家庭走来,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警觉。
   1996年7月29日,《中国妇女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一份家庭教育问卷调查报告,题目是《当今家教十大难题》。问题之首是“家长与孩子没有共同语言”,而问题之六则是“孩子没有伙伴”。
   据调查,14.8%的孩子自述“我没有什么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众所周知,没有伙伴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这使其无法获得许多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往的快乐,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然而,这个问题并不被家长们所充分了解和重视,他们认为孩子孤独的百分率最低,仅为6.3%。与孩子实际相差11.3个百分点!这岂不预示着隐患吗?
   目前,至少有三大因素使孩子的孤独倾向加重了。第一,中国出现了8000多万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又多为双职工,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们;第二,平房的减少,高楼的增多,由于楼房的封闭性,人们之间的交往明显减少;第三,家长出于安全的考虑,不鼓励孩子之间串门交往。
   1996年6月27日《北京晚报》报道,本月初零点调查公司在调查中发现,北京35岁以下的青年中,“熟悉自己所有的邻居”的只占18%。
   这是调查公司对600名16岁至35岁的北京青年随机抽样访问的结果。其中“只熟悉个别人,和其他人只是点头之交”的占41.2%;“都认识,但都只属点头之交”的占20.8%;“只大概认识几个”的占18%;“一个也不认识”的占2%。研究人员估计,小于16岁的人邻里不熟悉程度要高出受访群体2倍--3倍。相关分析显示,住在楼房区的居民比住在平房区的居民邻里相识度低得多。34.1%的平房居民表示认识所有的邻居,而同一指标在楼房区只有15%。虽然高达98%的青年人表示自己有好朋友,但只有1.2%的好友是邻居。这似乎显示出,昔日那种街坊间两小无猜,朝夕共处,相伴成长的美景已越来越少。
   可是,麻烦的是小孩子尚无能力到外面结交朋友,他们主要依靠同学和邻里小伙伴的关系来发展友谊。因此,邻里关系对小孩子格外重要。
   关于孤独症
   据1994年4月16日《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目前至少有40万幼儿孤独症患者。但是,迄今为止,医学上尚未找到令人信服的发病机理和有效药物。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病在幼年的全面性心智障碍。患者在交往及社会接触方面具有严重障碍,其能力发展严重不平衡,在某些方面(如音乐、数学)或许表现出超常能力,而在普通生活、谋生技能都有严重缺陷。许多孤独症患者还伴有发音迟缓、取物困难等症状。
   孤独症的发病率一般为万分之五至万分之十五,男孩的发生率约为女孩的4倍,且大多在3岁以前发病。如果得到适当的教育,孤独症患者可以取得相当大的进步。
   据悉,日本不少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厌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切断与学校和家庭等“外界”关系,整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他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过,昼夜颠倒,居家不与家庭成员交谈(特别厌恶父亲);一出家门就感到浑身不舒服,遇到同代人感到恐怖,在众人面前有强烈紧张和压迫感。一家研究机构称此类人患了“闭居症”。
   患“闭居症”的大多为16岁--25岁的青少年,其中男性占70%。主要病因是为了逃避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位23岁的患者给一家青少年咨询调查机构打电话称:他“大学毕业进了一家待遇颇优的公司,但自己驾驭不了公司内的人情世故,束手无策,认为这辈子完了,只好退职闷居家中”。日本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闭居症”是“核家族化”、“偏差教育”等现代社会中所产生的社会病理。
   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位医生说,目前世界公认的对付孤独症最有效办法,就是对患儿及早进行教育和训练。每个患儿症状不同,其训练手段和方法也不同。
   当然,孤独与孤独症并非一回事,有孤独感的孩子远远多于患孤独症的孩子。但是,父母应当警觉,孤独倾向严重是可能成为孤独症的,而过度保护即过度封闭自己的孩子,使之与同伴极少往来,恰恰有这种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父母有可能成为孩子之间交往的障碍,孩子本身也可能形成与他人交往的障碍,如独生子女的“独霸心理”等等。结果,有些时候父母鼓励孩子交往,孩子却变得消极懒惰起来。
   北京,三个家庭的尝试
   在主编《少年儿童研究》的过程中,面对广大家长的渴求,我们进行了独生子女家庭走向联合的实验,即“星星河快乐家园”和“星星河农庄”。实验进行了几年,取得了重要突破,引起了无数家庭和新闻媒介的浓厚兴趣。
   在这里,我愿意从我亲身的体验讲起,即从对三个家庭的一天谈起,探讨一下如何使大多数孩子走出孤独。
   1995年10月7日,星期六上午,尽管是个休息的日子,北京天坛公园东南角的大片松林依然静悄悄的,显出10月京城少有的空旷。5个爸爸妈妈和3个小女孩走来了,大人说说笑笑,孩子蹦蹦跳跳,在自然景色中心旷神怡。
   他们在几棵较粗的松树前停下来,打量一下松树,又端详一下草地,彼此点点头。于是,爸爸们卸下沉重的背包,妈妈们解开了绳索,孩子们忙着支帐篷。不大一会儿功夫,鲜红的四角帐篷支起来了,孩子们嘻嘻哈哈钻进钻出,就像几只飞舞的蝴蝶。顿时,寂静的松林变成了快活林,平凡的生活充满了诗意。
   这不是童话故事,完全是现实生活。他们来自三个家庭,其中一个是单亲家庭,缺少了一位父亲。作为这三个家庭的朋友,我应邀参加他们的休闲活动。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而对于他们三个家庭,不过是诸多活动中的一项。他们自愿组成的“星星河快乐家园”,已经诞生几年了。
   秋天的阳光金灿灿的,驱走了身上的微寒,让人在迷醉中不尽遐想。三个小女孩已奔向松林深处捉蚂蚱去了,爸爸妈妈们一边望着孩子一边闲聊,脸上一副舒心的表情。
   作为一个独生女的父亲,眼前的这一幕和谐景象,令我激动不已也愧疚不已。女儿已经上初中了,我可曾为她创设过如此诗意的乐园吗?无数家庭抱怨过独生子女教育困难,也不惜花重金出大力为孩子搏出前途,却常常忽略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儿童教育离不开群体的激励。儿童成长离不开同龄伙伴,而孤独往往造成对独生子女的莫大伤害。想到这里,我怎能不对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深怀敬意呢?
   当我赞许他们的创举时,年轻的父母们却归功于孩子。独生女辛雨奇的母亲徐国静的讲叙,使这段神奇的故事完整起来。
   辛雨奇、陈若欣、周鹤三个独生女,是北京某幼儿园时的好朋友。每天傍晚家长去接她们时,她们都互相等着,一直玩到幼儿园关大门才肯分手。1994年秋天升入小学后,她们互相打电话约到家里玩。
   第一次聚会是辛雨奇邀请陈若欣和周鹤到家里来玩。三个小女孩钻进辛雨奇的小屋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做游戏,谁也不去缠着大人。玩到下午,在大人的建议下,她们开始表演节目,如讲故事、朗诵诗、跳舞、唱歌等等,平时怯懦和羞涩一扫而光,个个争着表现自己。那一天,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大人们也感到解放了一般的轻松愉快,都想多乐几回。一周后,陈若欣又约周鹤和辛雨奇去天安门广场看国庆灯火,后来又去唱卡拉OK,越玩越开心。
   向孩子学习
   时间长了,家长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独生子女教育难就难在家里没有玩伴,孩子的欢乐是与同伴撞击出来的,他们的胆量、独立意识。角色意识、纪律约束力,都是在群体活动中通过各种游戏规则建立起来的。因此,三个家庭的父母们形成了共识,拿出一点时间,花一点力气,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大家园,培养她们的创造力、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徐国静是《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对儿童教育有许多独到见解,成了“星星河快乐家园”的重要策划人。所以,谈起三个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走向联合的经历,她如数家珍。
   1995年春节,三个家庭的父母们向孩子学习,共同策划为孩子组织一台春节晚会。晚会的内容是唱歌、诗朗诵、讲故事、跳舞,但多了一项评奖和发奖仪式。出乎家长意料的是,三个小女孩都自己设计了晚会服装。辛雨奇翻出了新疆小帽、小红帽、纱巾,又找来了绿树叶。演出后,三个女孩分别获得金鹰奖、金鸡奖、金雀奖。当她们站在领奖台上接过家长手中的奖品,然后伸出小手与家长握手时,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庄严神情。刹那间,家长们都感受到了孩子生命的颤动,意识到一个神圣的使命降落在自己肩上。发完奖,家长们坐下来说,我们该列个计划了,今后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活动,真正实施从小家走向大家的合作教育想法。
   徐国静将家长的创意告诉了《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得到了热情而具体的支持,并列入了该刊的重点实验项目。当家长们请我为他们的团体起名字时,我说:“一个孩子就是一颗星,星星们汇到了一起就是一条星星河,星星河是快乐的河,星星河是个大家园。就叫‘星星河快乐家园’吧。”从此,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星星河快乐家园”先后组织了参观植物园、自然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到郊区农村学种庄稼交朋友等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大开眼界,个个生活得都很充实。
   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周鹤,对“星星河快乐家园”有特殊的感情。她的母亲魏保平说:“过去,周鹤见别的孩子有爸爸,总向我吵着要爸爸,我真没办法。现在参加了‘星星河快乐家园’,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母爱和父爱。周鹤常问我:‘辛雨奇的爸爸妈妈、陈若欣的爸爸妈妈是我的爸爸妈妈吗?’我说是的。周鹤高兴地说:‘我又有两个爸爸妈妈了!’不仅如此,周鹤还从两个小姐姐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在关心他人,与人交往方面进步很大,也学会孝敬老人了。”
   为何没有银奖和铜奖
   陈若欣的父亲陈铭华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谈起“星星河快乐家园”感慨万千。他说:“我们三个家庭都是很普通的,我们能做到的别人都能做到,关键是肯不肯花功夫罢了。所有的父母都想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总苦于没经验。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在孩子面前做得更好,起到一个榜样作用。其实,家庭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从孩子身上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在‘星星河快乐家园’里,我们家长之间互相进行了交流,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听了陈铭华的感慨,家长们纷纷点头并议论起来:“星期六早上谁不想睡懒觉啊?可为了孩子,一咬牙就起来了。”“为了孩子我们豁出许多时间,想一想也值。孩子的童年如果不快乐,长大了怎么可能幸福呢?”“咳!带孩子真不容易,越带越发现挺复杂……”
   忽然,父母们停止了议论,三个女孩欢叫着跑回来,手里举着蚂蚱、螳螂等战利品。一会儿,汗消了,小女孩们开始讲生肖童话故事——全是自己编的,由自己的属相讲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各种动物,无奇不有,妙趣横生。可是,别扭的事儿也接连发生了。
   周鹤视力弱,动作也慢些,见跟不上两个姐姐,索性躲在帐篷里不出来,气得辛雨奇和陈若欣大呼小叫。据说,她俩平时对大人格外照顾周鹤特别嫉妒,总要小心眼儿甩掉她。
   演完节目后,家长们评奖,又把第一名奖给了周鹤.说是她想像力丰富自然,也为了鼓励她自信。结果,周鹤眉开眼笑,胖胖大大的陈若欣却一下子撅起了嘴巴。最活跃的辛雨奇此刻也沉默了,嘴上说赞成,心中的不满全写在了脸上。还是蓝天绿地红帐篷,可诗意不见了,气氛的紧张让家长们面面相觑。
   下午,在采访这三个家庭的时候,我们不由地谈起了孩子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一位家长坦率地说:“三个独生女都很聪明,也各有特长,但就是不肯承认别人比自己强,非要争第一不可。”我顿时明白了,他们组织春节晚会时,为什么给三个女孩分别授予“金鹰奖”、“金鸡奖”和“金雀奖”。为什么没有银奖和铜奖?不就是维持平衡吗?一旦打破平衡分出优劣,孩子就承受不了,这不正是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吗?从某种意义上说,独生子女家庭联合在一起,为孩子提供一个乐园,只是浅层次的成功,而勇敢面对各种严峻的挑战,培养独生子女健全的人格,才是深层次的成功。
   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独生子女8000多万人,可谓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当我们面对这个特殊的庞大群体,便很容易掂出“星星河快乐家园”的分量。最为可贵的是,这三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不是在空说或在设想,而是已经实实在在地做了几年,积累了极有价值的实践与探索的经验。
   恒河猴的启示
   不希望孩子孤独,是家长们的共识和心愿,但是否鼓励孩子交往,却成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1996年秋,北京电视台邀请我们《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协助,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题为《从孩子串门谈起》。果然,有不少家长特别反对孩子串门,并振振有词。
   此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娓娓道出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说:“曾有一些学者用恒河猴做实验,将有些猴子群养,而将另一些猴子隔离喂养。结果,群养的猴子合群也活泼健壮,隔离喂养的猴子胆小、孤僻,不能正常交往,连生殖能力也下降了!”
   恒河猴的实验结果值得重视,如果不重视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也难逃悲剧的命运。自从有人类,就显出交往的重要性。如今进了地球村时代,进入了信息社会,不善于交往与合作,简直难以生存。
   1997年1月14日,我们去采访著名社会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没想到,这位86岁的老人反复强调说:“要让孩子互相学习。有些时候,同伴的影响超过大人的影响。”当他得悉了“星星河快乐家园”的情况,欣喜地说:“好哇,这个实验有价值,希望你们坚持实验下去。”
   从“星星河”到“假日小队”
   为了以更有效的组织方式,让孩子们拥有伙伴,我们推出了“假日小队”新模式。
   如果说,“星星河快乐家园”是家庭模式,“假日小队’倒是少先队模式。实行双休日制度后,小学生一年约有164天节假日,占全年总天数的45%。如果解决不好伙伴和交往的问题,孩子势必更容易感到孤独。因此,自1995年起,我们在北京育英学校进行了“假日小队”实验。仅九、十两月,近200个“假日小队”,在家长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小队活动1200余次。不同小队活动内容和形式超过百种,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该校三年级(l)班学生家长吴任说:
   前段时间,小女思思参加了育英学校组织的“假日小队”,我和她的父亲也应邀做了两次辅导员。通过实践,我们感到“假日小队”是一种符合少年儿童活动特点,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活动形式。
   独生子女“独”,是现今家长普遍担心的问题。孩子们除了在校上课,很少和同龄人交往,狭小的生活空间很容易使他们变得只强调个人意志,事事以我为中心。“假日小队”把孩子们团结在一起,使他们有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去做好每件事情,在嬉戏玩乐之中培养了集体荣誉和协作精神。
   在此期间,为了更形象地表现“以群治独”的“假日小队”生活,我创作了长篇儿童小说《金猴小队》,并改成8集电视剧《金猴小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可以相信,家长们会鼓励孩子参加“假日小队”,希望他们避免孤独。
   其实,许多家庭在探索合作。1996年11月17日《文摘报》以大篇幅刊登《都市里的“邻居村”》一文。
   该文写道:
   走进辽宁省锦州市合金西里 68号这座点式楼六层,就会看到走廊正中的墙壁上,有张镶在镜框内的240人的“全家福”合影。在这张合影的旁边,还有一副别出心裁的对联,上联是“有缘相聚六八楼”,下联是“大家情谊深似海”,横批是“远亲不如近邻”。尽管书法平平,然而却别有一番情趣……这栋楼的六七层各住着四户三口之家,他们把这里命名为“锦州市合金西里68楼邻居村”。
   每到春夏时节,“邻居村”的大人小孩都要在一起组织几次野游活动,爬鹰咀山,游女儿河,浴兴城海滨,览万里长城,一直玩到尽兴。
   试想,住在这楼里的人们,谁还会孤独无助呢?大人们的合作岂能不促进孩子们的交往吗?或许可以说,大人合作是孩子合作的前提条件。因此,家长们应走在前面。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让孩子走出孤独]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