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参照下面的几个例子去教:  
     
项目一: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1 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2 就可以开始了)。  
②  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可以是:  
          拍桌子    拍手  
          挥手(象打招呼似的)  
          握双手    拍腿  
          摇头      点头  
          转身      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    跳  
          抱臂      拍肚子  
          踏步      伸手  
          敲椅子    插腰  
          拍头      摩擦手掌等  
③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于强化。  
4 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5 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6 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  
   
项目四:摹仿口形的运动: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是否注意。  
②  边示范边说:“这样做。”  
 口型动作包括:  
          张嘴      伸舌头  
          噘嘴      磕牙齿  
          吹的动作  笑  
          吻        舌头抵上下牙齿等  
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语音模仿,那么一边做动作,一边要发出声响。如果孩子不能够摹仿你,你们可以坐在镜子面前操作。从镜子里学习模仿动作。  
3 跟别的其它项目一样,4 只要做对了就要给他强化。先给帮助提示,5逐渐减少到孩子听到了口头指6 令就能够正确反应。     
   
项目七:相配、区别物体  
A.相配(一双、一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主义力集中。  
②  把一件物品(比如∶杯子、扣子---)放在桌子上面。  
7 把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物品给孩子,8 同9 时叫他相配,10 “把一样的  
        东西放在一起”。  
④ 提示他做出正确的反应(把东西放在了第一个物品的旁边--较近),给  
        以强化。   
B.相配(两双、两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2 把两个不3 同4 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比如:一个杯子,5 一个勺子,6 这两件东西要从形状上不7 容易混淆)。两件东西要摆放的距离孩子一样远。  
8 拿另外的一件东西(和上面的一件东西相同9 )给孩子,10 要求他“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  
11 如果他摆得不12 对,13 马上把东西放还给他,14 让他重新来一次。对他说∶“不15 对”并且重复16 说:“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用手把手地提示让他正确摆放。  
⑤  对他正确的操作给以强化。和以上操作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强化。  
17 在孩子学会了将以上两件物品相配以后,18 再练习随意地相配(比如:一次用杯子,19 两次用勺子)。也要使用提示和强化的手段。  
C.相配(两对物品位置变换不定)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②   和B项操作一样,只是要随时把桌子上的东西位置变动。为的是不要使孩  
      子只是记住固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杯子在左边;勺子在右边的放法)。  
      注意:在做好了A.B.C.三项操作练习以后,可以练习用三、四对物品相配,  
      教他区别更多的东西。  
   
项目十三:图片(领悟和表达)  
A.领悟:认出图片里的物品  
①  把图片放在孩子的面前的桌子上,确定他已注意。  
②  说:“指出(图片上的)……”。  
③  用现实提示帮助他正确指出,并予以强化。  
④  强化和提示逐渐减少(如以上项目)。  
B.表达:能够说出图片里的物品名称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已注意。  
②  拿起一张图片给他看,问:“这是什么?”  
11 提示孩子正确说出物品的名12 称,13 给予强化。强化和提示和以上项目一样,14 逐渐减少。  
   
项目十九:所属关系(领悟和表达)  
A.领悟  
①  在孩子的附近有熟悉的人(他能够见到),要求孩子:“去摸摸……(比  
2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如:  去摸摸华华的手)”。  
②  提示他正确的反应(去摸华华的手),给以强化。  
③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表达  
①  你指着一个孩子认识的人的衣服或身体的部位说:“谁的衣服(或身体某部  
      位)”?  
②  提示他作出回答(比如:“这是毛毛的衣服……。”),并给以强化。  
3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4 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二十三:要、不要(比较喜欢,比较不喜欢)  
A.  不喜欢的东西  
①  和孩子对面坐着。  
②  把一件孩子不想要的(不感兴趣)东西拿给孩子,问他:“你要不要……  
    (某物品)?”  
③  提示孩子摇头或讲出“不要”。  
④  孩子做到时,就立刻将东西拿开(最好是再看不到了),给孩子强化。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  喜爱的东西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拿给孩子看他喜爱的东西(玩具、食物等),问他:“你要不要……(物品  
       的名称)?”  
③  提示孩子点头或者讲“要”。  
④  孩子表示后马上把东西给孩子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C.  要、不要的区别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2 随意交替地将孩子有兴趣及没有兴趣的东西拿给他,3 询问他:“你要  
       不要……(东西的名称)?”  
③  提示孩子正确表达,并给以强化。  
4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5 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二十六:社交问题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问他一个社交性问题,帮助孩子讲出正确的回答。  
③  给他强化。并逐渐地减少提示与强化。  
     可以问的问题包括:  
? 你叫什么名字?  
? 你几岁了?  
? 你(今天)好吗(高兴吗)?  
? 你住在哪里?  
? 你的(兄、弟、姐、妹)是谁?  
? 你喜欢玩什么?  
? 你的爸爸、妈妈叫什么?  
? 你喜欢吃什么?  
? 你在哪里上幼儿园(上学)?  
? 谁是你的朋友?  
? 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 你家住在哪里?  
? 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 什么是你最喜欢的玩具?  
?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 你的老师叫甚么?  
   
项目二十五:选择技能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拿两件他喜欢的东西(拿在你自己的手中)给他看。  
③  问他:“你要……还是……?”  
④  提示他指出或讲出他最喜欢的东西,马上给他。  
6 逐渐减少提示,7 他每次讲对时,8 都把东西给他(开始时,9 用来选择的两样物品应该一件是他十分喜爱的物品,另一件是他稍微有兴趣的物品。这样做有帮于他理解《分辨》和《选择》的概念)。  
        注意: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可以教他用手指点所选择的物品。他如果已经能够较快地选择出摆在他面前的物品时,可以让他对一些看不见的物品进行选择(比如:“你要苹果还是要饼干?……”)。还要注意,每次问话时要变换物品名字的顺序,避免他只是选择讲的最后的物品。  
项目三十五:描简单的画  
①.把纸和笔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②.在纸上画一个东西(作示范),同时要求孩子同样地画一个。  
③.提示孩子拿笔画出这件东西,并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所画的东西可以包括:  
竖线 横线 +字 圆圈  
斜杠 数字 各种形状 笑脸  
花 车   房子 人  
彩虹 ……  
   
项目四十:孩子给你两件东西  
①  把几个物体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要求孩子:“把------和---------给我。”  
③  提示孩子把那两件东西拿给你,并予以强化。  
④  和以往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强化。  
注意:你提示孩子最好是同时拿起两件东西(一手拿一件)。如果他的理解能力比较困难,可以将你的用语简单化。比如只说:“球、小车”。而不用:“把球和汽车给我”的表达方式。也要在日常的环境中很自然地要求他拿两件东西,(比如可以是:“去拿袜子和鞋子”之类的。)  
3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项目四十四:分类(相配,认出,说出名字)  
A.相配  
①  把几组(不同种类)物体的卡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2 拿出另外(卡片上面的东西和以上卡片中的一组是一类的)一张卡片,3让相配(放入相同4 种类的一组中)。  
     5 提示他把卡片放在适合的一组中(比如:桌子上有白菜、汽车、椅子……  
        等卡片,提示他将拿到的火车的卡片放在汽车上面——同属于交通工具一  
    类)。并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认出分类  
①  在一堆卡片中将相同种类的卡片归为一组。  
②  要求孩子:指出……(比如:食品/交通工具/……)的卡片组。  
③  提示孩子指出你要他指的卡片(分类)组,并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C.讲出分类的名称  
①  把卡片按不同分类组,分别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你指着其中的一组卡片问他:“这些是甚么?”  
③  提示孩子讲出那组分类的名称,并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对相配(图片分类)有困难,可以使用实物来操作练习。  
   
项目四十五:代词(我的,你的)  
A.领悟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引起他的注意。  
②  让孩子(给他指令)摸摸(你的、我的)(衣服或者身体的部位)。  
③  提示(或手把手)或示范他正确地作出反应,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往的练习相同,逐渐减少给他的提示和强化。  
⑤  先教使用“你的”,再教使用“我的”。然后再(随意)交替练习(领  
      悟)。  
B.表达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引起他的注意。  
②  你指着你自己或孩子身上的衣服或者身体的某一部位,问:“谁的…?”  
③  提示孩子说出代词和相应衣服或身体部位的名字(比如:我的手。)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减少给他的提示和强化。  
⑤  先教使用“我的”,再教使用“你的”。然后再(随意)交替练习。  
注意:你的孩子学会领悟代词以后,联系几个星期后再教他练习说出代词,这样会对他更为容易掌握,更明确。  
   
项目四十七:想出(猜出)/讲出你描写的物体(看得见或看不见)。  
A看不见  
①  把几件东西(苹果、香蕉)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使他注意。  
②  说:“我在想吃一个长在树上的、红红的、可以吃的东西”。  
③  提示他指出苹果,并讲出它的名称,给他苹果以强化。  
④  和以上一样逐渐减少帮助和强化。  
B看不见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看着你。  
②  说:“我希望有个(描述)园园的,可以踢的东西”。  
③  提示他(猜出你所描述的)说出东西(球),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一样逐渐减少帮助和强化。  
注意:开始时,放的东西不要太多(2、3件),东西相互之间的特征要有显著的不同(颜色、形状、功能…)。以后逐渐选择比较有相近特征的东西。可以提示孩子按照地方、场所区别。  
   
项目五十:回答关于物体和图片中的问题  
A.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看一个物品,问他一个问题(见提示内容)。  
③  提示孩子正确回答,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图片、照片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孩子看照片(比如爸爸在厨房里炒菜,…)询问他问题。  
③  提示他正确地讲出,并给他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询问和回答的范例:  
A.关于物体:  
Ⅰ.①  这是什么?  是香蕉  
        ②  这是什么颜色?  黄色  
        ③  你拿香蕉干甚么?  我吃香蕉  
        ④  香蕉是甚么?  水果  
Ⅱ.①  这是什么?  是冰棍/棒棒糖  
        ②  这是什么颜色?  红颜色  
        ③  你用他可以干甚么?  我舔他  
4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④  你在哪里买冰棍儿?  在商店里  
B.关于照片:  
Ⅰ.①  这是谁?  妈妈  
        ②  她在做甚么?  她在笑  
        ③  她在什么地方?  她在客厅  
        ④  她怎么样?  她很高兴  
注意:开始时只要求他回答两个问题,然后再逐渐地教他更多的内容。如果你的孩子学习这个项目很困难,可以先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问问题,然后逐渐改变成不同的形式。  
   
项目五十五:简单句式  
A.它是……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出示给他一件物品并问:“这是甚么?”  
③  提示他讲出:“这是球……书等。”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我看……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一张图片,并问他:“你看什么?”  
③  提示他回答:“我在看(图片中的物品)”。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C.我有……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一件物品,并问他:“你有什么”?  
③  提示他回答出:“我有一个(手中的物品名称)”。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学会了B的项目以后,可以教他说出图片中的几样东西(如:我看到了一个房子,一棵树,一部汽车……等)。使用儿童画册的内容来泛化这项技能。  
   
项目五十六:简单地相互交流  
A.我有……(物品)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把一件东西交给他,你自己手中拿着另一样东西。  
②  举起你的东西说:“我有一个……(你的东西的名称)”。强调东西的名称  
    ,讲得慢些。  
③  提示(示范)孩子也说:“我有一个××(他的东西)”。他能够正确表示  
    时就给以强化。  
4 几次练习后可以更换物体再练习。然后可以让他自己从盒子里挑选物体  
    ,练习句式。  
⑤  在他学会了表达“有什么”之后,教他其它表示(形容)物体的句式。  
⑥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我看……(图片或书上的东西)  
①  把两张图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你指着一张说:“我看……(图片上的东西)”。  
③  提示孩子指着另一张,说:“我看……(他指的东西)。并给以强化。  
④  练习几次后更换图片。  
⑤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实际例子: 物体  
①  我有一只鸭子。  我有一只牛。  
       ②  我的鸭子是黄色的。   我的牛是黑色的。  
       ③  我的鸭子叫“呱呱”。    我的牛叫“牟牟(叫声)”。  
       ④  我的鸭子生活在水中。    我的牛生活在牧场。  
   图片/书  
       ①  我看球。 我看花。  
       ②  我看车,树。  我看人和蛋糕。  
       ③  我看红帽子。 我看蓝色的球。  
       ④  我看男孩在走路。 我看女孩在作游戏。  
       ⑤  我看汽车里的女孩。 我看滑梯上的男孩子。  
   
项目六十:询问“……在哪里?”的练习  
A.请孩子找回不见的东西  
①  把5个孩子认识(能够叫出名称)的东西放在他的身后(不能直接看见),  
    让他看到物品在哪里(让他转身,并同时对他说:“看有球、汽车、书、铅  
    笔和帽子”。)  
②  让他再次将身体转过去(又不能直接看见哪些东西了)。  
③  你说:“去拿来(上述物品中的一个)”。  
④  提示他找回那样东西,并给予强化。  
⑤  让三次找到了东西后,把其它的东西(比如铅笔)藏起来。  
⑥  要求孩子说:“去把……(比如说:铅笔)找出来”。  
⑦  孩子一到背后去找(铅笔)就提示他问:“铅笔在哪里?”  
⑧  马上说:“……(铅笔)在这儿”。邦孩子拿出铅笔。并给孩子强化。  
⑨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在活动中  
①  设置一项要求孩子完成的活动项目(或程序),比如拼图或画画。  
5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②  让孩子开始操作前,先把一件必须的东西(比如:拼图中的一块或者蜡笔)  
      藏起来。  
3    开始让孩子操作这项活动。当他发现缺失的东西时(比如:拼图中的一块  
     或者蜡笔)立刻提示他问:“……(拼图或者蜡笔)在哪儿”?  
④  马上回答说:“……(拼图或蜡笔)在这儿”。把东西给他,并且也给他强  
    化。  
⑤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7 减少提示的方法:在第一次他一找东西时,8 马上给口头提示。以后逐渐延长(在他发现缺失东西到你给他提示之间的)时间,每次可延长1秒钟左右。以致他能够自己主动地问“……在哪儿?”  
注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泛化这项技能。如:在出门前把他的鞋子藏起来等。  
项目六十二:回答常识问题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问他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③  提示他正确地回答,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常识性的问题可以包括:  
动物题目:  
①  狗是怎么叫的?  
②  什么动物“汪、汪”叫?  
③  狗可以做甚么?(看门)  
④  牛住在什么地方?  
⑤  ……  
颜色题目:  
①  太阳是甚么颜色的?  
②  什么东西是黄/红/绿/兰色的?  
③  ……  
社会职业题目:  
①  (救火员/医生/司机…)是做甚么的?  
②  谁给我们看病?  
③  ……  
节日题目:  
①  (春节/儿童节/……)是甚么时候?  
②  (十月/五月/……)里有什么节日?  
③  春节时我们作什么?  
④  ……  
物理特性题目:  
①  (糖)有什么味道?  
②  讲出什么东西是(酸)的?  
③  你摸(冰)有什么样的感觉?  
④  (雪)是甚么颜色?  
⑤  什么东西是软的?  
⑥  什么东西大?  
⑦  ……  
季节题目:  
①  四个季节是甚么?  
②  哪个季节里有……(雪/很热……)?  
③  ……(夏/秋/……)季节我们作什么(游泳/……)?  
④  ……  
幼儿园常识题目:  
①  晚上天上有什么亮的东西?  
②  每星期有几天?  
③  鸡可以生什么?  
④  ……  
注意:开始最好有图片或可能观看的图片,照片作教具。  
   
项目六十六:回答“……在哪儿”的问题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问他一个“……在哪儿?”的问题。  
③  提示让他回答出。并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这类问题可以包括:  
a) 你在哪儿睡觉?  
b) 你在哪儿洗澡?  
c) 你在哪儿吃饭?  
d) 你住在哪儿?  
e) 在哪儿买菜?  
f) 炉子在哪儿?  
g) 妈妈在哪儿上班?  
h) 哪儿有滑梯?  
i) 哪儿可以看到老虎?  
j) 到哪儿可以游泳?  
k) 生病了到哪儿去看病?  
l) 到哪儿去买书?  
m) 到哪儿可以买到油条(汉堡包……)?  
n) 你去哪儿理发?  
o) ……  
注意:除了口头提示(示范)以外,孩子可以使用照片、图片来作提示。  
项目七十二: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  
A.用图片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出示一个人在做动作(在某种场所从事某种活动)的图片/或照片(比  
    如,一个小朋友在海滩游泳)。  
③  讲述图片中的故事〖有一天,阿毛去海边游泳〗。  
4 询问孩子关于故事中的问题(阿毛到那里去了?谁到海边去了?阿毛到海  
    边干甚么?)  
⑤  提示他(口头)正确回答。并给以强化。  
⑥  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B.简单地讲故事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有一天,妈妈去商店买冰淇淋)。  
③  询问他关于故事中的问题。(如:谁去了商店?妈妈到那里去了?妈妈在商  
    店里买了什么?……)  
④  提示他正确回答出,并给以强化。  
⑤  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6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C.简单儿童故事(书)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念儿童故事书中的一页(一、二句话)。  
③  询问他关于听到的故事内容的问题(不是要求他复述,而是回答询问)。  
④  提示孩子正确地回答,并给以强化。  
⑤  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D.讲比较难的故事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讲一个四句话的故事(比如:“有一天,一个叫毛毛的小朋友到公园玩,他发现了一个红色的球。他把球带回家给了妈妈,晚饭后他玩了会儿球  
,就睡了。)  
③  询问孩子有关故事中的内容。  
④  提示他正确地回答的答案,并给以强化。  
⑤  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注意:如果你的孩子有困难,可以从更简单的故事开始。(如:“妈妈去了商店”。“谁去了商店?”)  
项目七十四:听从“问”和“告诉”的指令  
A.问  
①  在遇见一个小朋友时,让孩子去“问……  ……”(问“毛毛”他“多大”  
    了)!  
②  用实践提示让孩子走到那个小朋友身边,示范他询问“毛毛,你多大?”  
③  那个小朋友回答后,你马上给孩子一个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B.告诉  
①  在“遇到”一个小朋友时,让孩子去“告诉……  ………”(去告诉“毛毛”你多大了)!  
②  用实践提示和口头示范让孩子走到那个小朋友身旁,并且说出(要求说的  
    话):“毛毛,我六岁了”。  
3 孩子说完马上给以强化。和以上的练习一样,4 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5逐渐地减少强化。  
C.问、告诉随意练习  
①  给孩子A项或B项的(第一)指令。  
②  提示孩子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并给以其强化。  
③  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注意:可以利用小朋友进行这个项目的练习,教孩子在玩的过程之中怎么问和回答问题。  
项目七十八:解释(描述)话题  
①  和孩子对面坐着,让他注意你。  
②  要求孩子:“给我谈谈(关于……)”(内容见下面的实例)。  
③  用示范帮助他说出有关题目内容中的三件东西,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一样,逐渐地减少提示和帮助,逐渐地减少强化。  
可以选用的实例:  
①  节日    春节:是一个节日。在冬天过。大家那天在一起吃饭。  
②  地方    学校:我在拉萨路小学上学。我的老师是王老师。我的同学  
                  是王琨。  
③  家庭    妈妈:我的妈妈是马琳。她在学校里教书。  
④  运动    溜冰:我和爸爸去溜冰。我们在夫子庙溜冰场溜冰。我滑得  
                  很快。  
注意:开始时先讲一句,逐渐地增加到二句、三句话。  
项目八十七:回答“为什么……?”和“如果……?”的问题  
A.“为什么”  
1  和孩子对面坐着,2  让他注意你。  
3  问一个“为什么……”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要吃饭?”)。  
4  提示他作出正确回答(“又为我饿了”)。给他强化。  
5  和以上操作一样,6  逐渐地减少对他的提示和强化。  
B.“如果”  
1  和孩子对面坐着,2  让他注意你。  
3  王一个“如果”的问题(比如“你如果觉得饿了,4  你会作什么?”)。  
5  提示他正确回答(我会吃饭或吃东西),6  给以强化。  
7  和以上操作一样,8  逐渐地减少对他的提示和强化。  
询问的内容可以包括:  
1  吃饭/饿了  
2  喝水/渴了  
3  睡觉/困了  
4  哭/难过  
5  笑/高兴  
6  看病/不7 舒服8   
9  洗澡/脏了  
10 穿大衣/冷了  
11 打伞/下雨  
注意:用日常生活的情况,比如孩子要喝水(或饮料)时,问他为什么要喝水?同时帮助他回答“因为我渴了”。也要教他从图片上回答问题的方式(比如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孩子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哭了。问“他为什么哭”,提示他说,“因为他从自行车摔下来”)。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家长一点通:
家长一点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