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感悟
首页 > 训练感悟 > 浏览文章

生活中经常导致孩子语言障碍的原因

2021-10-21 10:27:0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环境和压力

t0192fa7c299c4eaff6.jpg

  环境对行为影响极大。混乱的环境(也就是吵闹、炎热、杂乱的环境)使行为趋于激烈,较安宁的环境使行为趋于和缓。普通人如此,孤独症儿童尤其如此。轻柔的和缓的话语能使破坏性行为趋于和缓,但人们的做法往往与此相反。当孩子出现破坏性行为时,人们往往又气又急、大喊大叫,这反过来会加剧孩子的破坏性行为,而孩子的破坏性行为又会使人更气更急,叫得更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同样,对抢夺物品的孩子,我们往往会本能地做出这样的反应:毫不犹豫地夺回物品,重新控制物品。这类意外事件往往只会使局面更加混乱,使孩子在努力控制情境时变得更加狂乱。

  练习压力管理技术有助于在此类情境中保持镇静。长时间地深呼吸,提醒自己冷静,想象一些令人愉快的场景,或者只是简单地休息一下,都有助于恢复镇静,也有助于孩子恢复镇静。保持镇静不但可以避免场面进一步恶化,而且可以使人保持客观的立场,使人不会过多地注意孩子行为消极的方面。过多地注意孩子行为消极的方面,反而会强化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避免潜在的对抗也能减少严重的破坏性行为。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是避免对抗的有效办法。例如,问“你想坐在地板上上课,还是坐在椅子上上课?”“你喜欢做什么?”“你喜欢在哪个房间玩?”之类的问题,让孩子进行选择,常常能营造较为安宁的环境。

  除非你准备和孩子对抗到底,否则就不要提出可能引起对抗的要求(例如,“回到座位上去!”“眼睛看好!”“坐好!”“向人问好!”“说再见!”)。因此,你自己必须想清楚,这是否真的很重要,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和孩子对抗到底的准备!!也就是说,除非你已经准备好让孩子完全服从指令,准备好可能运用肢体引导让孩子服从,否则,就不要提出可能引起对抗的要求。

  沉闷常常会引起破坏性行为,因此有必要不断评估沉闷到什么程度就可能引起破坏性行为。不过,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沉闷,也没有必要完全避免沉闷。孩子必须学会对付沉闷,但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沉闷。下面谈谈在治疗过程中避免沉闷的方法。

【全文完】